翻开上海教育历史的扉页,国内的有识之士不断积极探索着富国强兵之路,主张兴办新式学堂,中学为体、西学为用。1878年,张焕伦先生等一批思想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,以招收刚开蒙的儿童为名,创办了“正蒙书院”,中国人开创的第一所西式学堂应运而生。一百四十多年以来,斗转星移、风雨洗炼,当年提倡“读书为体、治事为用”的正蒙书院,已成为如今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。
时至今日,这所百年老校依旧坐落在黄浦区老城厢之中,作为区爱国基地,与师生相伴,在古邑之中熠熠生辉。
导师引领,走进梅溪校史
正因梅溪小学的前身是如此特殊,所以每一个梅溪学子入学的第一课,都要学习、了解百年梅溪历史、培养红色爱国情怀。2021学年伊始,学校开启全员导师制度,结合校史学习活动共同展开。一年级的新生在导师的陪同下,参观了校史室,仔细聆听校史讲解员细致的叙述,感受梅溪历史、了解老城风采、追忆红色过往。
在这里,孩子们了解了梅溪小学的校训,这是积淀了一百四十多年的梅溪教育精神。一百四十多年来,梅溪小学形成了以“和厚”为主要精神内涵的教育文化。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,学校长久以来一直在坚持培养具有和厚精神的梅溪少年。
同时,梅溪小学的许多“第一”也让孩子们印象深刻。.第一所改革了课程设置,废除了陈腐的经史之学,增加了实用的国文、舆地、格致、数学、诗歌;第一个实行班级授课制;第一个在班级中设班主任和班长;第一个创建教师教研制度;第一个将体育课纳入学校课表;第一个在学生中推行军事训练,要求学生“夜巡城厢”,维护社会治安;第一个组织童子军;首创了学校中成立学生组织;第一个吸收女学生进校,开创了男女同班同学的先河。解放后,是上海市第一批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校……这些卓越的“第一”,都是梅溪光荣的勋章,也是激励每一个梅溪学子的动力源泉。
社区联动 共享红色文化
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在上海、在黄浦留下了许多的红色印迹,在老西门地区也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历史记忆。老西门街道把梅溪丰富的校史资源纳入到街道创作的《烽火老城厢》系列红色连环画和宣传短片,作为老城厢的的红色文化之一根植于人民心中。
为此,街道特地在暑假前,再次走访了学校校史室。高书记带领他们走进梅溪画卷,更为大家讲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梅溪的火红丰碑历史:梅溪小学曾在上海革命史上也描绘过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19年5月7日,上海各界2万余群众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,呼吁收回青岛、惩办国贼、释放被捕北京学生、抵制日货。当时梅溪小学120名师生也共同参加大会,为国之兴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;在中共上海党史资料南市中小学地下党斗争史料中,记载着梅溪小学参加市立小学“总请假”的一段罢工经历,最终,人民获得了罢工斗争胜利……
学校与老西门街道携手,将主题讲坛、艺术巡展、阅读分享等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引进校园,在学校五楼大礼堂打造了《烽火老城厢》红色连环画巡展,营造了浓厚的全员学习氛围。
学校师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认真观看、了解了梅溪风雨百年的路程,重温了悠扬百余年的红色之路。看着这些生动的文字与图画交错,学生们仿佛也能看到那段峥嵘岁月老城厢的一角: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成立;《大刀进行曲》从文庙开始唱响;公共体育场迸发救国的光芒;抗战文化的第一声号角响彻蓬莱大戏院;不足百米的少年路见证了爱国者们的铮铮铁骨;百年名校也一直静静矗立在烽火老城厢中。通过活动,学生们在传承了红色基因的同时,进一步培养了家国情怀。
忆往昔,梅溪小学坐落在黄浦这座熠熠生辉的古邑之中,浸染着先辈的热血,传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。无数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不懈奋斗,这股精神历经沧桑,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梅溪学子坚定前行!